电视是我们家居生活当中的必备电器,很多人都见过crt电视 ,那么什么是crt电视呢?这是很多消费者都想了解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crt电视。 【什么是crt电视 】 传统显像管电视机,CRT电视机的结构是一根真空管,里面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枪,电子枪射出电子束,电子束射到真空管前屏幕表面的内侧时,屏幕内侧的发光涂料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产生图像的技术。目前大多数厚厚的电视机都还使用这项技术,不过就是在此技术之上进行改进。还有很多背投也是这种技术的产物,不过他们在显示上多了一道反射的程序。有一些专有名词一定是属于它的,比如说逐行扫描、100赫兹等等。另外还有很多的新技术都是在这个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电视的最古老的一类。 CRT电视机问世最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技术上非常成熟,画面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价格又比其他类型的同尺寸电视机便宜,性价比是各类电视机中最优秀的。CRT电视机的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亮度高、对比度好、色彩鲜明、观看视角大等,环境光线对画质基本无影响。如果对画质有非常苛刻的要求,CRT电视机至今仍然是最合理的选择。不过,CRT电视机也有不足,一是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另外也很难薄型和轻型化,38英寸的CRT电视机已经非常笨重和庞大了。 CRT电视机的结构是一根真空管,里面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枪,电子枪射出电子束,电子束射到真空管前屏幕表面的内侧时,屏幕内侧的发光涂料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产生图像的技术。目前大多数厚厚的电视机都还使用这项技术,不过就是在此技术之上进行改进。还有很多背投也是这种技术的产物,不过他们在显示上多了一道反射的程序。有一些专有名词一定是属于它的,比如说逐行扫描、100赫兹等等。另外还有很多的新技术都是在这个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电视的最古老的一类。 CRT电视机简介 CRT电视机问世最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技术上非常成熟,画面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价格又比其他类型的同尺寸电视机便宜,性价比是各类电视机中最优秀的。CRT电视机的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亮度高、对比度好、色彩鲜明、观看视角大等,环境光线对画质基本无影响。如果对画质有非常苛刻的要求,CRT电视机至今仍然是最合理的选择。不过,CRT电视机也有不足,一是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另外也很难薄型和轻型化,38英寸的CRT电视机已经非常笨重和庞大了。 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电视的最古老的一类。 CRT电视机问世最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善,技术上非常成熟,画面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价格又比其他类型的同尺寸电视机便宜,性价比是各类电视机中最优秀的。CRT电视机的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亮度高、对比度好、色彩鲜明、观看视角大等,环境光线对画质基本无影响。如果对画质有非常苛刻的要求,CRT电视机至今仍然是最合理的选择。不过,CRT电视机也有不足,一是实用化的最大屏幕尺寸通常只能做到38英寸,另外也很难薄型和轻型化,38英寸的CRT电视机已经非常笨重和庞大了。 CRT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从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的诞生到现在第二代超薄CRT彩电的出现,CRT电视产业先后经历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在技术上也实现着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的创新转变。可以说CRT市场的孕育过程非常完整,遵循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轨迹。 1、CRT电视导入期(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CRT电视)在天津712厂诞生。这台电视机的部分元件是由苏联研制的,不过当时我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我国彩电业生产的序幕。不过,70年代我国彩电业发展缓慢,彩色显像管等主要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再加上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我国彩电业在生产规模、产量、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上都逐渐落后于日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1978年,国家批准从国外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架设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并于1982年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彩电业的生产摆脱了自行摸索的阶段,搭上了承载先进技术的快速列车。 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改变了我国彩电主要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使得彩电业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这期间,全国引进大大小小的彩电生产线100多条,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国产品牌纷纷涌现。 1985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视机生产国。这期间国产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仅长虹的产量就已达到单班日产1500台。但是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在导入期,CRT电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黑白的彩色的发展历程,并选择了引进生产线的发展捷径。在电视机主要元件改变了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后,我国掌握了 CRT电视生产的主动权,各家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在产量方面先后超过美国和日本,跃居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可以说,在生产方面,国产 CRT电视产业顺利的度过了导入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面临的是CRT电视的普及及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而这正是成长期要解决的问题。 2、CRT电视成长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虽然国产彩电在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空前发展,但国内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在技术上仍然比较落后,其所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在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彩电相比。在大量进口彩电的冲击下,国产电视的市场地位与日俱下,不仅抓不住新增市场机会,连已有的市场份额也被外资品牌抢夺。在这一轮抢滩战役中,外资品牌拿下了近八成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松下、东芝、日立等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胜地位。 为了冲破外资品牌充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8月,长虹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50天后,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由市场掌舵,企业首次取得了产品营销的主动权。此外,低价优势使国产品牌抢回了失去的市场,并使彩电在中国迅速普及。不久,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接近100%,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 进入90年代中期,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实力较弱的彩电生产厂商相继转产或被淘汰。而长虹、康佳、TCL、创维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骨干企业。国产品牌技术上的飞跃和低价优势使得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比逐渐由以前的2∶8变成了8∶2。 在CRT电视的成长期,国产品牌在技术上的劣势暴露无遗。不过,国产品牌认清了当前的形式,扬长避短的与外资品牌打起价格战。这一低价战术使CRT电视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不仅帮国产品牌赢回了市场份额,也使百姓得到了更大的实惠。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淘汰了市场中实力较弱的品牌,使存活下来的品牌树立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可以说,在成长期,CRT电视完成了普及任务,并使我国的CRT产业提前进入成熟期。 关于什么是crt电视,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文章内容,对于crt电视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和情况,就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东芝液晶电视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