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本文关键词:发展心理学,电大,学前,考核,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本文简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 A.吉布森和福克 B. 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15.在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三、问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 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2.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 ,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 和语言教育的过程。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 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5.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 语素 、 词 、 句子。 6. 独词句的出现 和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7.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 、词汇、 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8.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和社会因素 9.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二、判断题 1.什么是语言能力? 1.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1.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 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 言语发生阶段。 2.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 、前语言 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 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 学习“交际”规则 扩展交际功能。 4.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 的增加、 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 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5.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 、句子中 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6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提高 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育目标 来确定,还应该根据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和 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 二、判断题 1.0至3岁学前儿童语法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1.如何对0—3岁的孩子开展早期语言教育活动? 1.文学欣赏文学创造 2.复述和朗诵表演创编 3.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4.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用语言创设谈话情境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5.独白 6.看图讲述实物讲述情景表演讲述 7.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8.精神环境物质环境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三、简答题 1. 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学习的内容,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答题要求: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2.活动类型应为文学作品学习、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一种;3.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4.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一、填空题 1.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 2.语言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3.听、说、读、前书写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 1.评价是与教育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所以评价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则: 观察目的1.对文学活动感兴趣,理解文学作品含义。2.喜欢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 观察记录 在语言活动——《百人糕》中,一开始我出示一块年糕,请孩子们说说这是什么?大家都说:“这是糕点。”我告诉他们这年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人糕,那为什么这块糕叫做百人糕呢?我请幼儿想一想,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开始认真地听故事“百人糕”。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新雨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老师,听我讲述故事。当我把故事讲完,大家都表现出了对百人糕的喜爱和对年糕师傅的尊敬,新雨举起了小手,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于是我请她起来讲讲百人糕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叫百人糕?新雨说:“是年糕师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年糕师傅在做糕时,需要有很多人的帮助。”佳佳讲得很完整,听得也很仔细。我又问了:“那为什么说年糕师傅是最有厉害的呢?”佳佳说:“因为年糕师傅是最辛苦的,大家都爱他。”我表扬了新雨。 分析与措施 故事《百人糕》把对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劳动者的尊敬融入有趣的情节,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新雨在本次活动中注意力比较集中,有趣的故事吸引着她,在我讲故事的过程中,她眼睛看着我一动也不动,认真地坐好倾听着故事,而且对故事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了故事的含义。以后我应该都选择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对佳佳进行一些规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